第39章 孙权出兵江夏,黄祖果然求救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贾诩也兴奋起来,主动请缨负责此事。
    张铭有些意外,没想到贾诩会主动承担这个责任。其实,贾诩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疾疫,他带来的棉花对他的意义远超表面。
    不过,有贾诩这位深思熟虑且智谋过人的将领负责,张铭感到十分放心。
    刘备随后下令,全军动员,共同参与棉花的弹制,以支持棉被和衣物的生产,三天内必须完成任务。
    这意味着三天后,张铭将亲赴长沙,主持这场疫情的防控工作。
    原本会议即将结束,但张铭叫住了所有人。
    “主公,难道忘了我昨天说的吗?这次疫情,其实是上天赐予您的大好机会。”
    张铭一提,刘备记起了昨日的讨论,一时有些尴尬,只能礼貌地微笑。
    张铭并未介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我说这些,是因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奇袭柴桑!”
    话音刚落,全场震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贾诩、诸葛亮和徐庶。
    张铭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此行前往长沙,他无法亲自参与前线战斗,因此在计划中,诸葛亮和徐庶的角色至关重要。
    于是他有意考验,看向诸葛亮,问道:
    “孔明似乎有所领悟,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诸葛亮明白这是姐夫给予的表现机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回应:
    “军师的策略,是借疫情公开治疗,暗中图谋柴桑。”
    “如果亮的猜测没错,军师是想通过这场疫情,让天下人皆知?”
    张铭轻轻点头,笑道:“能理解我的,唯有孔明。”
    然而刘备和众武将对此感到困惑,既然计划奇袭柴桑,为何还要故意传播疫情的消息呢?
    张铭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接着道:“孙权在柴桑迟迟不发兵江夏,江东内部的矛盾正日益加剧。”
    “此时若江东得知长沙爆发疫病,且由军师亲往,他们必定按捺不住,必会出兵!”
    “届时柴桑兵力空虚,我们便有机会。”
    张铭笑道:“没错,大致如此,但还不够全面。”接着看向徐庶问道:“元直可明白其中更深的含义吗?”
    徐庶思索片刻,苦笑着摇头,他的想法与诸葛亮相同。
    最后,张铭转向贾诩,贾诩手指北方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北方的曹操。”
    “军师此举,是为了让曹操安心,让他全身心地与袁绍对抗。”
    看到张铭点头赞同,众人皆是一惊,没想到在策划江东柴桑的同时,张铭并未忘记北方的曹操和袁绍。
    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又问道:
    “除了促使曹、袁两方全力交战,还有其他目的吗?”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贾诩也陷入沉思。
    见状,张铭不再隐藏,轻轻摇动羽扇,缓缓道:
    “主公,除了刚才所说的,将此事广为传播,还有一大益处!”
    “若长沙的疫情最终未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届时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主公?”
    “主公的声望定会再次提升,而百姓们对主公治理下的地方将更加向往。”
    “试想,当北方频繁战乱,威胁到生命安全时,天下流离失所的人们最渴望去往何处?”
    张铭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情绪高涨,热烈讨论起来。
    “妙极了!”
    “军师的话犹如当头棒喝,这是三箭齐发的策略啊!”
    “但这策略唯有军师能施展,从棉花田到柴桑布局,再到提升主公威望,吸引天下难民。”
    “诩愿尊称军师为天下无双的国士!”
    “……”
    听着赞美之声,张铭并未沾沾自喜。他知道,仅凭自己不足以辅佐刘备争夺天下。
    因此,他保持淡然,冷静地说:“计谋虽已定,但牵涉广泛,非一人之力可完成。”
    “主公,我建议请文和先生坐镇襄阳,北防曹操,南援江陵。”
    “请主公任命诸葛亮、徐庶为左右军师,这次奇袭柴桑,黄祖在江夏必定求援。”
    “届时正面战场,两位军师需同心协力,多为主公出谋划策。”
    一番安排,众人立刻意识到战争迫在眉睫,而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刘备认真点头,他向来对张铭言听计从。
    更何况,尽管张铭已详述防疫措施,但在面对疫病时,又有多少人能有那样的勇气?
    刘备立即表态:“军师请放心,我一定会充分听取孔明和元直的建议,确保将孙权的江东大军牢牢牵制在主战场上!”
    然而,在按照张铭的要求安排完毕后,刘备脸上又露出了犹豫之色,看向张铭欲言又止。
    张铭洞察刘备的心思,笑道:“主公,你尽管安心,我此次前往长沙,定然平安归来。”
    刘备还想说什么,但一旁的张飞却急不可耐。
    他听了半天,只看到张铭为谋士们做了安排,关于将领的部署却一字未提。
    这正是张铭的精明之处,涉及到军事权力,除非刘备主动授权,否则他不会轻易干预。
    但张飞的想法并非如此,他还记得上次大哥和军师承诺过,与江东交战时让他担任先锋。
    这让急性子的张飞如何能忍得住?
    “哎,不对啊,大哥、军师,”张飞叫道,“我呢?不是说好了让我做先锋吗?江夏之战,兴霸的水军肯定占主导。”
    “我的破虏军怎么办?不行,我要跟军师一起去奇袭柴桑,不能留在江陵无所事事。”
    张飞只关心自己的部队能否发挥作用,他明白在江陵可能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刘备对此颇为头疼,但他确实曾说过让张飞做先锋的话。
    更别提私下里,张飞为此找过他多次,甚至同他共度夜晚,搞得刘备连夫人亲近的时间都没有。
    没办法,刘备私下里也向张飞保证过。
    为了平息张飞的不满,刘备只好闭上眼睛,无奈地说:“军师,翼德的事情,不如你来安排一下吧。”
    张铭微微一笑,他本打算带上魏延和文聘,但既然张飞如此积极,他也不反对。
    “好吧。”
    “翼德随我一同南下长沙,调回文长和仲业二人回江陵。”
    “那就拜托军师了!”刘备感激地说道。
    “主公太客气了。”张铭回应道。
    “既然如此,大家各自准备吧。”刘备环顾四周,下令道。
    “遵命!”贾诩等人抱拳领命,随后转身离开。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张铭带着裴元绍和他的卫队,以及张飞的破虏军,携带着大量的棉被、棉衣和酒精等物资,在刘备等人的注视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江陵,向南方的长沙进发。
    同行的,还有长沙疫情的消息,迅速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
    沿途行进,
    看着与张铭并肩骑行的孙尚香,裴元绍和张飞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
    “尚香,其实你不必跟着我,留在江陵不好吗?”张铭无视两人的羡慕目光,看向身边的 。
    他实在没想到,当提出要去长沙主持疫情防治时,孙尚香竟主动要求同行。
    在这个对疫情恐惧的时代,尤其是在孙尚香并不了解张铭有应对策略的情况下,连张铭都对孙尚香的勇气感到钦佩。
    “我本就是公子的侍女,理应陪在公子身边照顾。”孙尚香的理由已经重复多次,说得多了,连她自己都几乎相信了。
    然而当她与张铭那深邃的目光相对,很快就败下阵来,毕竟除了她,其他丫鬟都没有随行而来。
    而且从今天的张铭举止来看,似乎有意让她回江陵,而不愿详述原因。
    犹豫再三,孙尚香眼神黯淡,缓缓吐露了实情。
    “我幼时曾路过一次。”
    “在长沙的一角,那里有许多衣衫单薄的百姓,即便天气寒冷,咳嗽声仍不断。”
    “我永远忘不掉,他们看见我时的眼神,既带着期盼又带着绝望。”
    “如今又是长沙,但公子带来了……嗯,棉衣和棉被。”
    “我也想为长沙的百姓做些什么!”
    张铭明白了,这件事显然给孙尚香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加上长沙本是她童年生活之地,让她对长沙百姓心底有着难以言表的愧疚。
    下意识地,张铭轻轻抚摸着孙尚香的秀发。
    孙尚香顿时脸颊泛起红晕,羞涩无比。
    ......
    半月之后,张铭的队伍终于抵达临湘境内。
    张仲景早已在官道上等待,他满面激动,不住地远眺。
    当他看到张铭的身影时,很难想象,一个年近花甲之人竟能疾驰如斯。
    “知汉,知汉!”张铭也急忙迎上前去,还未等他询问当前伤寒的情况,张仲景拉住张铭,爽朗大笑。
    “多亏你在信中提及的方法,再加上汉升将军大军的帮助,这次伤寒的影响已经被有效控制。”
    “知汉啊知汉,你若不当医者,真是委屈了你的才能啊!”
    张仲景的话语让除了张铭之外的所有人震惊不已。
    这可是被誉为神医的张仲景!
    他的名声在民间,尤其是在荆州地区,妇孺皆知,他的言论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让人既惊讶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