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万匹马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他的态度是:“你想要一万匹马?没问题,但光三才酒的代理权是不够的,要有更多回报。”
    他含而不露的心思是,张明亮明需要曹操的帮助,别妄想仅仅凭一剂三才酒换取丰厚马匹。
    对此,张明也绝不畏惧,他恭敬地朝荀攸行礼,虽然看似简单,但意味深厚,表示平等交流,同时也巧妙夸赞荀攸的人格。
    他说:“原来是你这位大哥哥,一直行事忠良且谦让,为人尊敬,没想到您竟会这样说些混淆视听的话?”
    又接着:“我主赠予司空的,并非只有三才酒那么简单。”
    这话既确认双方平辈地位,也为荀攸戴上一层贤德高人的光环,巧妙反击张明的指控。
    当张明后续能找到他说的那个非”三才酒”之物时,荀攸的反驳就变得有些无力。
    然而他能找得到吗?
    荀攸对此充满好奇,他静心下来,做出邀请的姿势。
    张明的目光扫过众人的面庞,羽扇微微摆动,慢慢吐露:“从前有犁具革新——曲辕犁,今有疾病疗法,以及疫情防控手段。”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他问。
    这话让满座为之震惊。
    大家没料到,张明所提,居然是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
    实情是,曲辕犁和医疗方案及防控措施都被首先送到了汉献帝那里,换而言之就是曹操手中。
    可是!
    曹操不可能公开承认,荀攸摇头说道:“严格说来,这些其实是属于全体民众的财富。”
    张明显然是看准机会反击:“但司空大人并非普通司空,不是大汉和天下的司空。
    主公的举动岂非正是协助大人解决难题,分忧解难么?”
    他还提及曹操明年的计划——推广棉花种植:“司空大人真的明白棉花生长所需的阳光和土壤吗?认为只要找个地方,请高价农夫来就能成事吗?”
    连续的疑问让大家哑口无言,特别是当话题直接上升到汉末名士曹操时。
    在这一刻,大家都噤若寒蝉,包括曹操也被张明的犀利问题弄晕。
    实际上,张明从未隐藏棉花的重要作用,他的初衷是要确保天下百姓能在历史第二寒冷期安全度日,以防止人口大规模流失。
    因此,提出用棉花做谈判筹码极为合适。
    然而,这对曹氏一方来说却是新奇事物,他们在张明开口前还只将棉花当作类似作物看待。
    此刻听到张明的看法,他们意识到可能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尽管心中有所疑虑,但他们无法忽视曲辕犁的成功范例。
    毕竟,在张明确识到棉花的价值之后才广泛种植,怎能轻易置疑?
    荀攸犹豫片刻,终究无法抗拒:“如若能详细了解棉花种植的详情,换取万匹骑兵倒是可以。”
    郭嘉在目睹荀攸陷入困境后,满怀期待,站了出来:“且稍待!棉花确乎至关重要,但我们仍有时间获取更详细的种植知识。”
    他提议,如果加上荆州新造战舰的信息进行交易,万马之价才能更显公允。”我想知道你们对战舰改良的构想。”
    面对郭嘉直击核心的谈判策略,张明并未感到意外,只是心中暗笑,他明白郭嘉的好酒嗜好。
    “郭嘉郭嘉,你是嗜好美酒的人。
    本还以为你懂三才酒的深层价值,原来,只是爱酒而已,并未真正了解酒啊。”这句话一出,郭嘉的表情忍不住崩溃。
    面对张明针尖对麦芒的问题,如果协议破裂,不再向青、徐、衮、豫贩卖三才酒,郭嘉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后果?这个问题彻底让郭嘉难以回答。
    因为他实在无法坦然应答说:“我能接受。”
    此前刘备用过起身走人的方式与张明亮面交换意见,郭嘉担心自己出口一个”能”字会让同样的场景重现。
    他转过身向曹操行礼,苦笑道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表现出无奈之意。
    曹操脸上露出挣扎的表情,明白他或许别无选择。
    但是那上万匹战马啊,哪怕留下两千也不失为一大手笔。
    张明深知当前所需的正是最后一锤定音的关键决定。
    于是他挥展袖袍,踏步向前,手中的羽扇遥指南方,语调坚定有力:“曹司空,袁绍和鲜卑关系甚好,可不是小数。”
    他说服曹操优先完成交易,利用三才酒谋取利益,而非斤斤计较那千余匹马。”届时组建骑兵部队,比起增加一个骑兵营,岂不是更为可靠?”
    张明显出的话语深深地冲击着曹操。
    首先是点破了袁绍有借鲜卑力量可能的事实,强调河北仍旧是他当前的大敌,同盟于他们更为有利。
    接着,他提及建立强大骑兵之事,暗示将打造虎豹骑——一支强大的铁甲骑兵(效仿鲜卑的重骑兵),以及豹骑这样的弓箭熟练骑兵,这令曹操感到惊异。
    在此之前,他从未公开谈论过这些细节,连荀彧都不知道,但张明现在的眼神显然暗示了这一点。
    这使得曹操感到震惊与紧张。
    这一刻,曹操下定了决心,愿意接受提议。
    但在望向刘备忠厚的脸庞,与张明亮丽帅气的侧脸后,一个新的大胆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好吧,这笔交易我做!”
    然而,话锋一转:“但这笔交易不仅包括三年独家代理的三才酒和你传授的棉花种植法。
    我还有另一要求。”
    听到曹操的附加条件,刘备心中微微松动但也好奇:“孟德还有何条件?”他的回答毫无保留。
    曹操眼神一闪,露出笑意:“我打算把我的爱女许配给你们的知汉。”这句话如同一颗 ,炸得整个房间鸦雀无声。
    不仅仅是曹操一旁的谋士感到震惊,连许褚也满脸困惑。
    对于刘备来说,他起初认为这是分化他们的策略,考验自己的胸怀。
    曹操这么做,显然是在表明愿意以极大的付出推动这场交易,现在要看刘备有没有胆量接受了。
    面对这样的求婚,虽然刘备受之坦然,但指出最终由知汉自主选择是关键。
    他明确表示自己没问题,但此事关乎他人的幸福,他不会擅自做主。
    这突如其来的提议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看向默默无言的张明时,希望能看到慌乱或意外的表情,但他的脸庞依旧波澜不惊,像平静的湖面。
    对于这个意想不到的条件,张明内心虽有些诧异,却也能察觉这是曹操突发奇想,事先没有同任何谋士讨论的决定。
    “也许,曹将军是真的想把女儿许配给我,好当我的岳父大人?”张明暗自揣摩着,得出了这个推测。
    其实,曹操这一次并没怎么费心思,他就是纯粹欣赏张明,突然想到如今刘备也是他的亲家。
    不过不同的是,刘备的结缡只是义女,若是他的真传女婚配予张明,那两人都将变成张明的岳父,而且他女儿是嫡女身份,地位还优于刘备那一边。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然而张明并没有立刻同意。
    并不是他对娶曹府千金有所顾虑,而是深知曹操眼下适合出阁的女儿只有一个——曹婉。
    这个女子是曹操正室刘夫人生的,同是曹操和夏侯楙女儿——清河公主,如今才满十六岁。
    曹婉作为曹氏嫡出之女,他张明已拥有月英,正室的位置是稳固的,并无意变更。
    于是,他只能委婉拒绝:“谢谢丞相的厚意,但明已有妻,且我与月英情深似海,并没有离婚再娶的想法。”
    “你的女儿曹婉天姿聪颖,国色天香,怎能甘居人妇?”他言辞虽然谦虚,但立场坚定。
    不料,曹操哈哈一笑,摆手回应:“误会了,我没要拆散知汉的原配之念啊。”他援引道:“常言道,宁为英雄妾,不做庸 。”当然,嫡出之女不适合作小,但他知悉张明只有一位原配夫人和侧房:“我的女儿成为你的偏房,似乎也算合适吧?”
    听到曹操一番话,张明心中愕然,看来曹氏确实有意将自己的千金嫁给他。
    不由自主地,他的目光扫向一旁的刘备。
    刘备误解了他的担忧,以为他担忧收留曹操的女儿会导致自己的猜测,急忙站起来声明立场:“知汉,既然曹操这样说,你就接纳了吧。
    说起来,我当初在许都也曾拜访过你,见过曹婉的美貌,确实无人能出其右,唯有知汉这般英杰才能配得上。”
    刘备如此坚定的态度,使张明无从反驳。
    他不是一个扭捏之人,更知道娶曹氏女儿的好处:万一曹操兵败,自己也可以找借口保住曹操一命。
    在所有人紧张期待的目光中,他站起来,向着曹操恭敬行礼:“感谢丞相厚爱,我愿意迎娶曹婉为偏房。”
    曹操闻言喜出望外。
    剩下的事就只是具体商定条款,包括婚约的履行日期,送战马以及送亲的日子。
    在离开堵阳县之前,这些商议得以确认和完善。
    那边,曹操的一干谋士依旧沉浸在惊喜之中,看着面带笑意、志得意满的主公,不确定这份欣喜源于得到独占代理三才酒的权利,亦或是获得如此廉价而强大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