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复杂的图案
作者:清澈的黄河   乐于助人的隐形富豪最新章节     
    这家人的房间有两个,入门是最大的房间,侧面有个小房间。
    但最大的房间才放得下所有织地毯用的东西。其中大房间面对着门口最大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占据整面墙的纺织架。
    架子下面并排坐着九个小孩,由身高大小依次排序做好,每个人手里有一个图纸,几团羊毛线,就像绣十字绣一样,一人负责一段距离,织完用木槌使劲往下敲,把羊毛压紧实。
    还有一个年龄最大的,是包头巾的女性,在另一面墙面前的手工织布机前,纺织纯白色的布。
    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工厂就这样形成了。
    郭良走近了仔细看他们编织的地毯,质量很好,用料扎实:“阿里,这一块地毯要织多久?”
    “大概一个月一米到一米五,很慢。织好后送回工厂后还有洗地毯,剪地毯等等流程。”阿里说。
    郭良看最小的小孩坐在墙角,是个扎了两个小揪揪的女孩,看着年龄很像自己的妹妹张若彤。郭良看着她手里的动作,熟练的让人心疼,比他手还大的钩针在她手里能够轻松的把各种颜色的绳子放到准确的位置。
    小孩感觉有人看她,瞪着大眼睛也看郭良。
    郭良看了看她的手,是脏的,沟壑里都是洗不干净的灰尘。
    郭良又向那位失去双腿的人了解一下地毯的其他情况,然后告别这一家子还在不停工作的小工厂。
    “他们每天睁眼就是织地毯,除了吃饭睡觉还是织地毯。”郭良感慨的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房间。
    “可是,阿里,这种产品的定位是高端手工织品,就像奢侈品一样,但他们一家子十二个人,织三个月地毯只能挣一万五阿尼。但正常在发达国家这种地毯可以卖到十几万到一百万阿尼。”
    “你怎么想?”
    阿里瘦的青筋暴露的手指夹着裤缝,他突然觉得自己和他们的生活很苦。以前大家都是这样,他没有感觉,现在听多了郭良说的“天文数字”,他的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不过他思路更开阔一点,先问了一个最想问的问题:“未来机器会替代他们吗?”
    “不是我打击你。”郭良作为织二代深知,“已经替代了。这种产品在中国根本竞争不过,一个是太贵,一个是周期长,供货量少。仅有的优点可以定制的服务,也是有限的图片。”
    阿里突然感觉到了绝望。
    “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天有点黑了,但月亮非常亮。不需要路灯就可以看清脚下的路。
    “可能有吧,但这需要像你这样阿塔的有知识的青年去尝试,去探索。你有兴趣吗?”
    “我有。”阿里点头。
    郭良拍拍他的肩膀:“纺织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了,如果你有兴趣,就先从这里开始。
    从明天起,咱们就好好去探索一下。”
    “好,我爸应该已经做好饭了,咱们回去吃吧。”
    “走,尝尝塑料煮出来的美食是啥味道,会不会有别样的风味。”郭良乐观的哈哈大笑。
    ……
    赵群飞这一个星期没有打扰郭良,有事情自己就去处理了。李淑雅和毛胜春也一直在工作,李淑雅不敢出旅馆,就是在旅馆里用电脑办公,出了旅馆,不仅安全没有保证,连网络都没有。
    郭良就不一样了,他胆子是三个人里最大的。一个是因为有人保护,一个是和当地人交流多了,他就发现,淳朴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和他们聊天交朋友也很有意思。
    偏见才是互相深入了解的障碍。
    郭良只在喀布尔市区转悠没有武装人员跟着,但如果要出去,就得有安全部的人跟着了。
    通过这个安全部的人,郭良全流程的从棉花地和养殖场,到纺线、染色、编织、成型、清洗、修剪到最后买家收货。
    原来他们国外的订单都是做定制的工作,有了订单再开始制作,最大的客户都是西方人,国内也有,只不过定制的图案很复杂。
    郭良今天参观的是西部最大的一个地毯厂。地毯厂老板叫沙阿,是个精明的商人,但有点迷信还信教。
    按照地毯厂的老板沙阿所说:“美国人的图案简单,要求少,给钱多,都喜欢做美国的订单,中国人的图案复杂,要求多,钱还少,他们都不喜欢做。”
    听完这句话郭良纳闷,什么图案让他们觉得这么难,本身阿塔的当地图案看起来就挺复杂的。
    “阿里,你翻译一下,可不可以让我看看去中国的订单是什么图案?”
    郭良双手背后走在地毯厂狭窄的过道里,这里不是正规的工厂样子,就是一个大院子里,只不过房间多,堆放了各种材料,像国内的家庭工坊。
    沙阿一听翻译,来劲了,拿出图纸,给郭良看,嘴里吐鲁吐鲁的不停吐槽。
    郭良看了后也绷不住笑了:“这不是敦煌壁画嘛,哈哈哈。可不难吗!这样,阿里,你给他说,这个是中国的一种古老图腾,有祝福人健康长寿,升官发财的意思,他们织这些图案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句子有点长,阿里反应了一会儿。然后一字一句的翻译给沙阿,沙阿听完态度大变,仔细看了看图纸,感觉瞬间变得神圣了起来,把图纸放在胸口,点头感谢郭良告诉他。
    “哈哈,这样他就不嫌麻烦了。”郭良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搪塞过去,不然这个大胡子今天得一直在自己耳边不停的说:你们中国人麻烦之类的话。
    地毯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纯羊毛的,一种不是。
    沙阿拿出两张成品地毯,毛边的线没有剪干净,拿着打火机给郭良展示。
    “打火机烧这个线头,是软的,可以搓掉的是纯羊毛,硬的就不是纯的。”
    “哦,原来是这样。”郭良也上手试了试,挺有意思的。
    这趟连续几天郭良都在不停的奔波,不停的考察。
    没想到来到阿塔最开始接触的项目还是和自己的家庭从事的一样——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