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服装厂
作者:清澈的黄河   乐于助人的隐形富豪最新章节     
    转悠了一大圈,基本了解的差不多了,郭良又回到了西部那个最大的地毯厂沙阿的家里。
    沙阿的家人今天回娘家了,应该是给家里某位亲人过寿,沙阿放心不下地毯厂的生意,没有跟着去。
    不过家里会做饭的人也不在了,所以沙阿带着郭良一行人去了附近自己弟弟开的饭店吃饭。
    这家饭店不同于喀布尔市区里极具传统特色的地毯式吃饭方式,而是有铁皮的桌椅板凳,头顶上有吊扇在吱吱呀呀的转圈,风力很有限。
    沙阿的弟弟比沙阿瘦很多,也高了很多,比郭良还要高。
    他捂着心脏朝郭良打招呼,郭良也起身表示很高兴认识他。
    “你把你的拿手好菜都上来吧,我要好好招待这个来自中国的尊贵的客人。”沙阿对着弟弟说。
    弟弟看起来有点木讷,不过好像对于哥哥说的话,他非常顺从。
    郭良来的比较晚,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饭店里没有人吃饭,沙阿弟弟有两个小男孩,不上学的时候就在饭店当服务员帮家里干活。
    有个穿着卡其色长衫衬衣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两瓶玻璃瓶的汽水放到郭良的桌子上,然后麻利的用起子为客人一人打开一瓶汽水,非常麻利的说:“我请你们喝汽水。”
    听了阿里的翻译,众人都看着这个聪明大方的小男孩笑。
    “谢谢你的汽水。”郭良说。
    “我第一次见中国人,咱俩可以合个影吗?”小男孩丝毫不害羞,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的请求。
    郭良非常乐意。还解答了他一些关于国外问题的疑问。
    “沙阿大哥,你这个侄子未来可期啊!”郭良尝了尝汽水,是苹果味的,很不错。
    “哈哈,大侄子是我们家族里最聪明的小孩了!
    我这个弟弟小时候被炸弹震伤过,有点不太聪明,不过他的这个大儿子毛拉可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神童,在学校连跳五级,看着虽然小,但现在已经上初中了。”沙阿仿佛在介绍自己的孩子,非常自豪。
    “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这么厉害!”郭良又回头看了一眼,毛拉正带着弟弟在外面的树下打弹珠。看起来和普通小孩没什么区别。
    “因为过了饭点,做饭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你们不会着急吧?”沙阿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担心他们非常饿。“要不我先去外面买点甜品过来。”
    “不用,太客气您。我们不着急。”郭良赶紧拦住他。
    这个沙阿是郭良最近几天接触下来对外国人的思想最开放、最好相处的老板了,不然自己也不会隔着几百公里专程来找他谈合作。
    当然也有缺点,天天神神叨叨的,不过这是宗教信仰,阿塔人基本都信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饭不着急,让他慢慢做,我这次主要来就是想和您谈谈您上次说的建服装厂的事儿。咱们聊一聊。”郭良说。
    “在喀布尔中国城附近有很多中国投资的工厂,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建设者,美国人是侵略者。所以我见到你非常信任你,带你详细的参观了我的地毯厂。就是这种信任,一般人我不会这么有耐心的……”
    郭良前几天还听他说中国人麻烦,今天就听他夸中国人,果然是商人的嘴都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郭良虽然知道这种鬼话不能全信,但听了这话还是开心的,就算是拍马屁自己听着也乐意,听人夸自己的国家这谁不喜欢,这个沙阿还是很精明的。
    “哈哈,沙阿你要是去做了外交官,我相信你会为你们国家拉来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的。”郭良调侃他。
    俩人初步拟定了合资厂的一些相关问题。
    沙阿也不是个啥利益都往死里较真的人,他反而是那种会让利的商人,这让郭良觉得,这个沙阿不愧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地毯厂拥有者,未来只怕会更加富有。
    “今天下午我就带你去看看我新买的一片地,用来做工厂用的。只不过我就是缺来自你们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二手的我也要。”沙阿说。
    “我在这个领域认识的有人,可以帮你联系,不过需要时间。我可能需要回国给你联系。”
    郭良知道这事儿其实没有那么难,不过就是为了打这个信息差,让沙阿知道自己这个合作伙伴的无可替代性,没了自己,他沙阿和中国的联系合作会非常麻烦困难。
    免得自己钱投入了,厂建好了,他一脚把自己踹开了。
    “等我联系好后,我可以邀请你去现场看好设备的型号,然后采购设备。他叫高武,会留在这里负责与你联系。”
    高武是自愿留下的,因为这里可以合法的使用枪械,高武是个枪迷,虽然这里武器种类不多,但几天前去拜访当地某部落的族长家里时,高武看到了很多精致的美械,看的他眼馋。
    郭良就和他说:“既然这些东西存在阿塔的土地上,那就说明咱们也有办法搞到。回头搞到了让你玩个够。”
    高武立即就说:“我听说你缺个在这留守的人,我可不可以毛遂自荐?”
    郭良猜到了原因,一想到他家里也没有什么亲人,又未婚,就随他去了。
    沙阿的弟弟把抓饭端上来,上面的肉量比一般饭店多了很多。
    “做的太多了,吃不完浪费!”郭良吃了这么多天当地的食物,着实是吃不了太多了,每次最多就吃一半,就再也吃不下,不是不好吃,就是吃不惯。
    “没事,吃不完就吃不完。剩下的可以喂给牲口。”沙阿很随意的把盘子摆好说。
    这也是郭良观察到的另一个小特点,阿塔的穷人很多,比如阿里家,九个小孩织地毯家,一天只吃一顿饭。但阿塔的富人也不少,一天三顿,顿顿有干果有酸奶有肉。
    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
    “沙阿,工厂需要非常多会熟练使用缝纫机的工人,你从哪找这么多人?”郭良拿着勺子在细长的印度米里扒拉羊肉出来吃,这米有点干,有点烫。
    “发个招聘就会有人来工作的。没事的。”
    郭良说:“你要是想做大,就得有自己的员工培养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