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龙吟二寸炮
作者:一把氘   重铸汉骨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祝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痛并快乐着。实在是自己的光电学知识只有高中时期学过的那么一点儿,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抠破头也没能跟上特斯拉的脚步。
    他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把税西恒给带上,如果他在这儿,不说能完全跟上特斯拉的思路,至少也不会像自己这样,经常被没来由的问题给干破防。
    好在路程就这么远,航行没几天,他们终于回到了泸州府。此时祝灏和特斯拉都异常激动,祝灏完全是因为他将电气大神“绑架”到了自己的地盘,想离开只可能躺着出去。而特斯拉的激动,则是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验证了电磁波的理论,正在积极地书写自己的论文。
    说到这篇论文,祝灏也在考虑要不要让他发表出去,亦或者用什么名义发表。他所担心的是,一旦论文成功发表后,各国的科学家都会效仿其中的方法,这必然提前触发电磁方面的研究。但如果不让特斯拉发表出去,又不能使他甘心被埋没,双方的合作肯定产生裂痕。
    那么,干脆就让他发表出去,反正谁也把他抢不走,只不过,便宜不能白让他占了。想到这儿,祝灏叫来税西恒,把这几天他们所做的实验和自己知道的理论全都告知了他,让他也参与进来,将来发表论文的时候他也能占上一个名头。
    税西恒虽然年轻,但他在为人处世这方面比特斯拉强上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借着协助实验的名义,几天下来就和特斯拉混得烂熟。
    对于税西恒如何去和特斯拉一起合作,祝灏没有再过问,他把重心重新放回了武器研制上。
    有了华蘅芳、徐建寅两位武器及金属专家的加入,高速钢的研制突飞猛进。他们一共试制了三种类型的材料,分别为钨系高速钢、钼系高速钢、钨钼钒铬合金高速钢,这三种高速钢各有各的优点,但总的来说已经完全解决高含量钛钢的切削难题。
    所以,复兴一式的产量几乎每天都在快速增长,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兵工厂就生产装配好四千支高质量的步枪,足以配齐整个勇营。
    而且,步兵炮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徐建寅改进了炮身的设计,将火炮倍径从原来的十倍提升成了十六倍。尽管这意味着炮身的重量又增加了近百斤,但它的理论射程和炮口初速也跟着增加一倍,最大射程达到了惊人的十里,这已经比很多山地炮打得远,直逼远程榴弹炮的射程。
    更为关键的重点是,徐建寅参考了西方各国在研的各种反后坐力装置,自行设计了一款液压气动装备。虽然这套装置的效能还不尽人意,可是却比刚性炮架结构的火炮有明显优势,无论射速、射击精度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今天,祝灏亲自回了趟老家,就是去验收这门被他命名为“龙吟”二寸\/十六的步兵火炮。龙吟是火炮代号,二寸是口径,十六是倍径,以后他都会将火炮的名字按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命令。
    看着眼前这门龙吟步兵炮,他心里感慨良多,要是当初他有几门这种火炮,法国人也绝对不可能轻易越过他的防线,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
    “开炮!”
    随着红旗落下,炮口“轰”的一下发出一道如同雷霆万钧的龙吟之声,炮弹划破长空,带着炽热的尾焰,朝着画好标记的弹着点呼啸而去。
    “轰隆”一声巨响传来,在场众人都能清晰地看到,立在目标位置的几个木头假人只顷刻间便被巨大的爆炸威力给震飞出去,其中大半在空中就已经碎成了木屑。
    “好样的!”祝灏挥舞着拳头兴奋地喊叫起来,他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心满是紧张的汗水。
    “是啊,这炮真是厉害,一打一个准!”旁边的华蘅芳、徐建寅等人也眼中满含泪光,中国积贫积弱太久了,久到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做得比西方人更好。可眼前发生的就是事实,绝没有掺一丝水分。
    待硝烟散尽,标的内一片狼藉,一个深约一尺的弹坑静静地躺在这里,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刚才发生了什么。弹坑周围,散落着破碎的木块、烧焦的泥土和散落的弹片,这些都是刚刚一枚炮弹留下的痕迹。
    趁众人都不注意,祝灏悄悄来到李老身边,低声说道:“老辈子,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下面我向你交代的事,请千万铭记在心,也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李老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既然祝灏如此郑重其事,那必然有他的道理。同时,他又对祝灏更加信任自己感到高兴,说明无论如何,他们才是最为亲近的。
    祝灏慎重地说道:“厂里的任何资料,不许任何人带走哪怕一个字,不管是华蘅芳他们这些中国人,还是布鲁斯这样的外国人,谁敢泄密,查实后直接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