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中饱私囊
作者:一只猫鬼   谋国:海晏河清最新章节     
    “臣罪大恶极,有负天恩,万死难辞其咎,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犹记得十年前,正是在这紫宸殿上,陛下亲点我为状元,勉励我要勤于政事,为君分忧。”
    “然十年来,臣恶事做尽,无论今日陛下降下何种责罚,臣都毫无怨言,唯恐因臣一己之过,连累陛下清誉。”
    “杨斌大胆!”户部尚书齐瀚出列,怒斥道,“你言下之意,可是在讥讽陛下识人不明?你一人之过,却妄想以此连累天子,真真可笑!”
    杨斌跪着调转了方向,面朝齐瀚所在的位置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应答道:“齐尚书所言,令下官惶恐难安,下官虽于政事之上庸碌无为,做出许多糊涂事,但忠君之心天地可鉴。”
    “忠君?”齐瀚嗤笑一声,讽刺道,“你的忠君,便是盘剥陛下的子民,糟践陛下的声誉,征敛陛下的钱财,真是好大的忠心啊!”
    杨斌曾齐瀚手下做过事,在由户部侍郎擢升荆州税关监督之前,杨斌一直算是齐瀚的得意门生。
    所以齐瀚今日如此言辞尖锐地抨击于他,其实是在与杨斌做切割,表示二人虽然曾经关系不错,但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杨斌误入歧途之时,二人便已经分道扬镳了。
    杨斌自然明白齐瀚的用意,其实就连齐瀚的率先抨击,都是他事先料准了的。
    纵然杨斌是一个罪不容诛的贪官酷吏,但不得不说,他于政治上的天赋,实在是令人难以企及。
    齐瀚所言,句句正中他的下怀。
    “齐尚书所言极是,下官自入狱以来,夜夜惊惧难安,下官一人之生死事小,如何弥补我曾犯下的过错事大,纵然只能弥补其万一,也能令下官心中稍安。”
    话到这里,便不是齐瀚能够回答的了。
    杨斌先前话中再三提及愧对天恩,便相当于将他错误,转嫁到了昭仁帝身上,他不是对荆州百姓犯的错,而是对昭仁帝犯的错。
    所以,齐瀚可代天子斥责,这表示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但不可代天子应允或者拒绝,这叫越俎代庖,实乃大不违。
    昭仁帝的神色隐冕旈之下,令人看不真切,但杨斌知道,他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请求。
    因为昭仁帝,是仁君。
    果不其然,昭仁帝开口道:“上天有爱人之心,你虽犯死罪,但赎罪之心难得,如此,朕便给你一个机会。”
    “谢陛下,陛下天恩,臣难以回报,唯有将在荆州任上剥削所得的税银,尽数交与陛下,如此,或许可以稍稍偿还臣身上的罪过。”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中书令王霈贞面容严肃,问道:“荆州历年所征税银,难道没有尽数上缴国库吗?”
    “王大人说笑了,陛下乃圣明天子,一向体恤百姓,若只是为了满足朝廷每年下发的征税任务,下官何以如此铤而走险,大肆敛财?”
    “依你所言,你私吞了一大部分。”
    杨斌微微笑了笑,坦然道:“说私吞并不恰当,准确地说,下官擅自挪用了一部分。”
    至此,朝堂之上已有众多官员面色惊变,捏着笏板的手渗出一层滑腻腻的冷汗,谁也不知道杨斌这个亡命徒打的什么主意。
    昭仁帝的脸色已然沉寂下去,为了应对朝廷摊派任务、增添政绩而横征暴敛,跟为了中饱私囊、满足贪欲而横征暴敛,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杨斌,你所侵吞的税银,现在何处?”
    “回禀陛下,就在这紫宸殿上。”
    此话一出,已有官员吓得将笏板掉在地上,安静的大殿内响起突兀的响动,如同悬在每个人心上的利剑,令所有人心神不安。
    “大胆杨斌,紫宸殿又非你的私产,怎么可能将税银藏在殿上,我看你是胡言乱语,扰乱圣听,陛下,臣请旨,立刻将罪臣杨斌拉出殿外行刑,以儆效尤。”
    说话之人乃吏部侍郎郑铎,此番疾言厉色的申斥,显然已是气急败坏。
    杨斌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反驳道:“纵然是我胡言乱语欺君,那也是我一人的罪责,郑大人,您急什么?”
    郑铎被气得涨红了一张脸,想反驳却又担心弄巧成拙,故而只得敢怒不敢言。
    因着这番荒唐的闹剧,王霈贞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皱紧眉头,追问道:“杨斌,此乃朝堂,不可信口雌黄,立刻说明税银下落,不要巧言令色,讨口舌之快。”
    杨斌端肃了神色,端端正正地跪在御前,一字一句道:“下官任税关监督这些年,共征税银三千九百八十七万两,上缴国库一千九百八十七万两,其余两千万两……”
    “吏部侍郎郑铎,三十四万两;户部侍郎陈明,三十八万两;中书舍人李功,二十三万两;吏部考功主司蔡梵筤,四十二万两……”
    杨斌跪在那里,一一历数他这些年曾贿赂过的各部官员,职位、姓名、金额大小。
    凡是被他点到名字的人,莫不立刻心惊胆战地跪到地上,以头抢地,浑身颤抖,冷汗直下。
    而尚未被念到名字的人,手中紧紧抓着笏板,心跳如擂鼓,既心知肚明自己绝对逃不脱,又忍不住暗暗祈祷杨斌能够忘掉自己的名字。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杨斌所念及的名单,已多达三十七名官员,无论是三皇子党还是太子党,均在其列。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每个人都紧紧盯着自己脚下的地砖,不敢去设想这份名单将会引发怎样爆炸性的后果。
    时间一点点推延,大殿之上的空气愈发稀薄,杨斌的声音好像被放大了无数倍,缠绕在每个人的耳畔,名字和名字混杂在一起,数字和数字相互纠缠。
    所有人都头昏脑胀,肝胆俱裂。
    昭仁帝端坐在金台御幄之上,目光沉沉地审视着这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官员们。
    杨斌的发难太过猝不及防,没人能料到他竟敢在朝上如此堂而皇之地揭露众人,所以无人来得及掩饰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惶恐和畏惧,已然变相证明了这份贪墨名单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