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你以为我是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墨子
作者:过关斩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最新章节     
    第186章 你以为我是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墨子!
    清大的宣传部最近很忙。
    几乎每天都有欧美国家的科研院所,派人来考察基因剪刀项目,有些还直接签了购买协议,而每一次有老外来访,宣传部都要赶紧写出报道,然后投给各大新闻媒体。
    清大是国内最高学府,平时少不了来参观访问的外国学者,但老外跟老外也是不同的。
    柬埔寨老挝的是老外,日韩的是老外,英法的也是老外,美国的同样是老外,待遇能一样?
    最起码,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一样!
    几个大鼻子的卷包白人老外,往那里一站,肯定比一堆小日子拍出来唬人,也更有牌面。
    宣传部办公室,刘主任望着手下发过来的文章,皱起了眉头。
    “小张啊,你过来一下,你的写的这篇文章,太平庸了,重点不够突出啊!你看这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代表团来我校访问,并洽谈采购基因剪刀技术,然后就开始介绍详细情况,这篇报道可不能这么写的。
    我们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很厉害,是世界排名前十的顶级大学,可老百姓未必知道啊!你得突出一下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多牛逼,让读者知道,这么牛逼的学校,都得跟我们清大的买专利,这样才能衬托出我们的能耐。
    我记得爱因斯坦就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的吧?就把这一点着重强调一下。老百姓肯定知道爱因斯坦是谁,也知道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母校来我们这里购买专利,得有这样的噱头,懂了么!”
    “主任,我马上去改!”手下开口说道。
    不得不说,金丝框眼镜的嗅觉不怎么灵敏,此时他还以为报纸上的连篇霸道,是清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顺便在媒体上邀邀功,制造一些舆论影响力。
    就连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体积看起来有些小,公知们都会一本正经的告诉你,这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大脑切片!
    最近几天,金丝框眼镜已经在报纸上看到过好几篇类似的报道了,内容都是某国外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来清大购买基因剪刀技术,顺便吹一波基因剪刀技术有多厉害,是多么伟大的科研突破。
    每每看到相关新闻,金丝框眼镜心中总会生起一缕恼怒的情绪,他会想起当时要求署名却被拒绝的事情,虽然他已经成功报复了张伟,但最终他连一个署名都没有拿到,不能说是两败俱伤,也是啥好处没捞着。
    ……
    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盘棋,就是冲着他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爱因斯坦”这四个字,金丝框眼镜立刻便看起了报道内容。
    不过这种事情,就算是上了《七点联播》,顶多也就是一条简讯,说两三句话就结束了。您说的是,就算是简讯,也很重要。您放心,我肯定会努力的争取!我一会儿就拿着材料,亲自去一趟央视。”
    《爱因斯坦母校来华求购前沿专利》,这个新闻标题瞬间吸引了金丝框眼镜的目光。
    金丝框眼镜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
    “不就是卖个专利么,至于这样么?还天天登报宣传,这是想出名想疯了!生怕全国人民不知道你们搞出了科研成果么!”金丝框眼镜不屑的撇了撇嘴。
    那可是爱因斯坦啊,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是自带吸流量圣体的,放在现在那就是在国内很火的外国网红。
    此时的张伟,已经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刘主任刚教育完手下,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怎么又是那個基因剪刀的专利!知道你这个专利卖的不错,可用不着来个买专利的,就发一遍报道吧!”金丝框眼镜一脸不屑的撇了撇嘴。
    “喂,这里是宣传部。校长啊!您有什么指示?联系央视记者的事情啊,我已经联系过了,他们也愿意来采访,不过能不能上《七点联播》,这就不好说了!他们也要听从上级安排。
    ……
    汇报的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投影仪也将ppt投射到了正前方的幕布上,张伟站在讲台上,目光扫向台下,会场内已经坐了不少人,但幕布正前方的几个最佳观看位,却依旧空着。
    现如今,当他看到本可以分到一杯羹的研究成果,竟然屡创佳绩,连欧美发达国家的老外都说好,心中自然非常不爽。
    当时的纸媒体,三天两头就有一篇爱因斯坦的故事,《读者》和《意林》每季度要不提一提爱因斯坦,都不好意思出版!
    什么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弱智,爱因斯坦中学整日逃学,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等等,各种故事多了去了。
    终于,一群大约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位老者,走进了会场。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者。他的面容刻着岁月的痕迹,深深的皱纹像是农田里一道道沟壑。他的眼神坚毅而深邃,透着一股执着。一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理,显得格外精神。身材不高,但身姿挺拔,总是给人一种坚毅不屈的印象!
    见到这位老者到场,会场内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他竟然来听我的汇报了!这一趟还真没白来!”张伟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张伟立刻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
    “人都到齐了,张伟老师,咱们开始吧!”
    张伟点了点头,然后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做起了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的学术汇报。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剪刀!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张伟,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基因剪刀这项新技术,便是我率领团队研发出来的,并且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相信在场的很多领导和专家,都已经看过我的粗浅之作了!”
    张伟自我介绍完毕后,现场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本以为讲台上看起来只有二十岁的小伙子,是个主持人,却没想到竟然是今天的主讲人。
    “看起来好年轻啊!感觉比我带的学生年纪小,有二十岁出头?”
    “他就是研究出新基因编辑技术的人?这怎么可能?年纪也太小了吧?毛都没长齐呢!”
    “我本以为能研发出基因剪刀这种技术的,最年轻也得是四十多岁,怎么是个二十岁的孩子?”
    “我看过那篇论文,第一作者的确是叫张伟,看来这项成果应该就是他做出来的。而且我觉得清大应该不至于骗人吧!”
    “肯定是清大少年班培养的呢!那些十五六岁就读完大学了,二十岁都做了好几年科研了。”
    “这么年轻就能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不愧是清大啊,果然是天才汇聚!”
    众人低声讨论着,也忍不住低声叹了一句:“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讲台上,张伟已经开始介绍起了基因剪刀技术。
    这些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全都有生物学的工地,基因剪刀技术对他们而言并不难理解,所以张伟简单的介绍了几页ppt,大家便对基因剪刀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然而对于张伟来说,光是介绍基因剪刀技术还不够,他还要讲一下,基因剪刀技术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只见张伟按下电子激光笔,ppt进入了下一页。
    “接下来,我要着重说一下,基因剪刀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研发,能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
    “咦?”
    “嗯?”
    “呵呵!”
    张伟此话一出,现场瞬间响起了一片嘈杂的叹声,虽然都是些语气词,但无不带着质疑与不屑!
    现场的这些,可都是杂交水稻的专家,其中不乏有好几个是世界顶级的,要是到了东南亚那些种大米的国家,能被当成国宝供着的那种。
    不夸张的说,要说对杂交水稻的研发,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这些专家敢说世界第二,没有人敢说世界第一!
    就算是美国研究水稻的专家,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所,是龙也得趴着,是虎也得卧着!
    当着这么多世界顶级杂交水稻专家的面,张伟竟然敢去谈杂交水稻的研发,这摆明了是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嘛!
    一瞬间,会场内不少人都用一种轻蔑的目光望向张伟。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你是个专家,这一点我们承认。
    可是在杂交水稻方面,伱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装大尾巴狼?是谁给你的勇气?简直是狂妄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
    科学研究,隔行如隔山。像这种研究分子生物的人,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怕是连农田都没下过吧?
    水稻幼苗和韭菜,你都未必能分得清楚,还好意思跟我们讲杂交水稻?
    老者身边有人更是轻声问道:“这个基因剪刀技术,他已经讲的很明白了,要不然今天的汇报会,就到这里?”
    老者却摇了摇头:“先别急,既然把人家请来了,人家也准备了汇报材料,不妨听听他会讲些什么。”
    ……
    讲台上,张伟继续展示下一张ppt。
    “通过基因剪刀,科研人员能够精确地在水稻基因组的特定位置进行编辑,包括引入新的基因、消除某些基因或修改特定的基因序列。
    所以我认为,基因剪刀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水稻基因组的精准修饰,以改善水稻的性状和提高其抗逆性。
    接下来我举如下几个例子,假设水稻的某个基因会使得水稻在干旱条件下容易受到损害。我们可以利用基因剪刀,精确地剪切这个不利的基因,并可能替换为一个更具抗旱性的基因版本,从而增强水稻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产量。
    假设有一种病害对水稻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如白叶枯病,我们可以修改水稻中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增强其对该病害的抵抗力。
    再比如在产量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基因剪刀,可以改良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的光合面积或提高光能转化效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编辑水稻的基因,改良水稻的株型,使稻穗更加丰满,粒数更多,水稻的产量自然就增加了,亩产一千公斤不是梦!”
    张伟喊出亩产一千公斤这个口号,顿时令现场响起了一片骚动声。
    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公斤,是整个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梦想。
    但是在2005年,普通的杂交水稻在试验田里的亩产,也不过800多公斤。
    袁隆平院士亲自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项目,也是到了第四代的y两优900,才超过了一千公斤的亩产量,而那时候已经是2014年了。
    此时还是2005年,水稻亩产量距离一千公斤还有很大差距,听到张伟画出“亩产一千公斤”的大饼,老者也忍不住有些动容,没办法,这张饼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讲台上,张伟继续说道:“除了产量之外,基因剪刀也可以用来改善稻米的口感、营养价值和贮藏性能。我们可以编辑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的基因,改变稻米的质地和口感,可以让大米吃起来更加松软,也可以更有嚼劲。
    可以通过修改与稻米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相关的基因,来提高稻米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占比,这样生产出来的大米,就更具有营养价值。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基因剪刀,增强水稻的耐冷性,只要修改与水稻耐冷性相关的基因,就能使其在低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和结实。这将有助于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提高寒冷地区的粮食产量。
    我们还能优化水稻的植株结构,通过编辑与水稻分蘖和株高相关的基因,可以培育出分蘖力强、株高适中的水稻品种,这样可以让水稻更加适应密植和高产的栽培方式。
    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基因剪刀,实现水稻的无融合生殖。只要剪掉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那么f1杂交水稻的种子可以克隆自身,产生遗传上与母本完全相同的后代,从而避免了传统杂交育种中f2代性状分离的问题。”
    随着张伟越讲越深入,现场也逐渐变得鸦雀无声。
    原本那些不屑的表情,渐渐的变成了惊讶,随后又变成了震撼!
    张伟说的这些,有的人压根没想过,而有的人即便是想到了,也从来没有想的这么有深度!
    像是抗病性、抗旱性、抗寒性等因素,现场有不少专家都曾经想过。
    改善光合作用,改善植株结构,改善口感等等就鲜有人能想到了。
    最关键的是张伟最后说的那一点,利用基因剪刀实现杂交水稻的无融合生殖,现场是真的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一点!
    但对于杂交水稻而言,这偏偏是最重要的一点!
    种子是农作物的根本,所有针对农作物的研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好种子。
    然而杂交水稻的育种,几十年来始终都无法绕过性状分离这个问题。
    杂交的性状分离这个概念,初中生物课本讲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时就讲过,当时课本里用豌豆来举例。
    有的豌豆开红花,有的豌豆开白花,其中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结果第一代全部都开红花的,因为红白相结合,只能表现红色的显性性状。
    然后将这些豌豆花自行授粉,等到第二代豌豆,会四分之三开红花,四分之一开白花。因为会有四分之一完全是白花的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就是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放在杂交水稻的育种上,就意味到了第二代育种,就会出现一批与第一代不同的性状,也就会有部分种子跟第一代不同,从而使得种子的整体质量变差。
    而且随着育种代数增加,性状分离现象会越来越多,种子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差。
    要不然现代农业,都是要从种子公司买种子呢。农民自己育种,种出来的农作物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不是因为种子公司为了赚钱故意使坏,而是过不了生物学这一关!性状分离决定了农民自己育种,质量会越来越差。
    而张伟所提到的使用基因剪刀,解决性状分离,从而让水稻实现无融合生殖。
    如果能成功的话,等于是解决了杂交水稻最大的一个难题!
    这可是杂交水稻的核心问题,自从杂交水稻诞生之日起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无数的科研人员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
    如今,张伟却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不说这种方法最后能不能成为现实,单说有这么一种方法,就已经算是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了!
    此时现场众人望向张伟的目光,跟几分钟前完全不一样了!
    你是优秀的分子生物学家,我们承认!但万万没想到,你对杂交水稻,也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不说别的,就这个解决性状分离的办法,你就有资格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装一次大尾巴狼,而且我们还得扮演哈士奇,配合你的表演。
    本来以为你是跑到鲁班面前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
    可你没说自己是墨子啊!
    大家都是农工巧匠,谁也不比谁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