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顶格待遇
作者:过关斩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最新章节     
    第195章 顶格待遇
    张伟本以为,麦卡锡这么大岁数了,看完一本《饥渴游戏》,怎么也得五天到一周的时间吧!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时隔两日,便接到了麦卡锡的电话,邀请他去喝下午茶。
    按照约定的时间,张伟来到麦卡锡的住处,老头子果然已经准备好了茶点,正静候张伟的到来。
    “张,你写的这部《饥渴游戏》,我看完了,而且看了三遍!”麦卡锡开口道。
    “看了三遍?这么短的时间?”张伟有些吃惊,他觉得老头子是不是在扯谎。
    旁边一起享用着下午茶的麦卡锡儿子则开口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父亲如此沉迷于一部作品了。这两天,他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其他的时间都在看你的作品。”
    “麦卡锡先生,看来你还年轻,精力还很旺盛!”张伟笑着说。
    “是你的作品,让我感觉到了青春的活力,这虽然是末日题材,但也应该算是一部青年小说吧!”
    麦卡锡接着说道:“这部小说的情节非常引人入胜,你将生存游戏与青春挣扎完美结合,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残酷。
    你对于情节设计很精彩,人物的塑造也很丰满。你的这部作品极具张力,我能够感受到,书中的角色面对生死考验时的无奈与勇敢。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惊心动魄的游戏设定吸引了我,但后来我发现,你是在通过主角的成长与抗争,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以及关于生存与尊严的深刻思考。
    有了这封麦卡锡的推荐信,等到《饥渴游戏》出版的时候,就可以在封面上写上“文坛大师科马克-麦卡锡强烈推荐”等字样,在小说的第一页,也可以附上麦卡锡的推荐信。到时候麦卡锡的读者,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买账。
    “麦卡锡先生,我也送你一件礼物。”
    张伟笑着点了点头,原书的作者是一位女士,描写自然要比男性作者细腻的多。
    很多读者不知道作品的类型,也不了解作品的内容,更对于作者没有半点了解,但是会以为一堆的名人推荐,去买这本书。
    “那是因为你的作品足够优秀,优秀的作品,就应该得到赞美!”
    麦卡锡话音顿了顿,接着道;“我所认识的科学家当中,有很多人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籍,也有很多人尝试过写作,但能够写出这种有内涵、有哲理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张伟向麦卡锡表示了感谢,并且小心翼翼的将推荐信收好,然后拿出了《老无所依》的剧本。
    同样两个毫无名气的作家,一個有名人的推荐,另一个没有,读者肯定会优先选择有名人推荐的那一个。
    麦卡锡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若是放在中国的话,虽然比不上莫言,也得是余华、贾平凹那个级别的。
    对于一部作品而言,能够拿到文坛大师的推荐信,绝对是最顶级的加分项。
    特别是对于新人作家而言,本来就没有什么名气,一个名人的推荐,或许就成了读者购买的唯一理由。
    麦卡锡则接续说道:“我能够感受到,你巧妙地融合了社会批判与现实反思。通过游戏中的阶级斗争和权力博弈,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的不平等与压迫。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思想深刻、情感丰富、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
    “想不到,你竟然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张伟面露喜色。
    我们购买图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图书的封面上写着某某名人推荐等字样,甚至里面的前几页,不是作品内容,而是名人写的作品评价,这便是一种极佳的广告效应,
    在残酷的游戏中,她不仅为生存而战,更为保护所爱之人和内心的尊严而战。而且伱的描写很细腻,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危险与机遇的世界,与主角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比如你想读一本关于股票投资的书,这时候你看到某本书上写着“股票之神巴菲特倾力推荐”,你的购买欲望瞬间就提升上来了。
    在全美范围内,千万级的读者群体,麦卡锡肯定是有的。哪怕是有百分之一愿意给麦卡锡几分薄面,那么《饥渴游戏》也能卖出十万册,这已经能进入畅销书的门槛了。
    张伟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麦卡锡亲笔写的推荐信,在推荐信中,麦卡锡毫不吝啬对《饥渴游戏》的赞美之词,甚至都用了“伟大的作品”这种称呼。
    “这是什么?”麦卡锡接过剧本,打开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特别是里面的主角,让我印象深刻,她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她在这场残酷的游戏中始终保持了对人性的信念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使我深受触动!”
    麦卡锡说完,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张伟,接着道:“请收下我的礼物吧!我几乎不给别人写书评,但你的这本《饥渴游戏》,值得我破一次例。”
    “这是《老无所依》的剧本?是你写的?”
    张伟则开口说道:“那天我在您的书房里看过《老无所依》后,我满脑子便是里面的情节,不断的省城一个个画面,不停的浮现,简直让我夜不能寐!
    我觉得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应该只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而应该变成影视作品,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让整个世界都可以了解到它!
    所以我便尝试着将我之前看到内容,编写成了一部电影的剧本。最近这两天,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现在我将这个剧本送给您,希望你可以喜欢!”
    “非常感谢,这真是一份很特别的礼物。”麦卡锡收下了剧本。
    虽然张伟并没有经得麦卡锡的同意,就将《老无所依》改变成了剧本,但张伟一没有公开发表,二没有以此盈利,所以也不能算是侵权。
    更何况张伟还将剧本送直接送给了麦卡锡,在麦卡锡看来,这大概就像是热情粉丝制作了个周边,然后送给爱豆。
    ……
    麦卡锡除了小说作家之外,也是个剧作家,他对于剧本这种东西并不陌生。
    晚饭过后,麦卡锡便拿出张伟写的剧本,仔细的看了起来。
    “咦?怎么连分镜头的描述都有?这并不是编剧的工作,正常情况下这种东西是不应该出现在剧本里的,而是会有有独立的分镜头剧本。”
    麦卡锡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东西方剧本的差异,或许中国的编剧,都会将分镜头写在剧本里。
    再看下去,一张场景概念图,又出现在了麦卡锡的眼前。
    “还有场景概念图啊!这画的还真不错呢,应该是有素描功底的人,才能画出来的。看起来在中国当编剧,可比美国难多了,不光要设计分镜头,还要有一定的绘画水平!”
    麦卡锡长叹一声,他显然不知道,这是张伟故意为之,中国编剧写的剧本里,也没有分镜头描写和场景概念图。
    然而分镜头描写和场景的概念图,却让剧本看起来更加的生动,会让人有一种深入其中的感觉。
    影视作品比文学作品更生动的地方,就在于镜头的展现。同样的一个故事,看文字描述肯定会更快一些,但是在感官输出方面,肯定是影视作品更胜一筹。
    就好比观众看喜剧片时,经常性的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和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而看文字的话,即便专门挑笑话看,很多的时候也只是觉得有意思,会心一笑而已,很少能达到捧腹大笑的情况。
    像是很多感人至深的情节,影视作品就更加直观了,镜头里演员哭一哭,再加上配乐的烘托,很容易就能让观众落泪。
    而文学作品中,要把读者看哭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作者充分的酝酿和调动情绪,再加上很多细腻的感性化描写,才能做到。
    对于具有影视方面素养的人而言,只是看分镜头,脑中就能勾勒出一个大致视觉效果,从而会有一种代入其中的感觉。
    《老无所依》这部作品是麦卡锡写的,他对于里面的剧情走向了如指掌,每一句台词也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因此分镜头描写,再加上场景概念图,也更能够使他带入其中。
    传统的剧本中,是不会去直接描写角色心理活动的,编剧主要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角色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直接描述他们的内心想法。演员则需要通过对角色理解,通过表情、动作等,来展现出角色心理活动。
    然而通过镜头描写,却能够表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一页页的剧本看下去,麦卡锡脑海中,也勾勒出了一个个的画面,这些画面连在一起,其中的人物和场景便移动起来,逐渐的形成了一幕电影,开始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正是麦卡锡所希望带给读者的。
    “这剧本写的好啊,将我想展现的东西,全都描述的清清楚楚,如果我是导演的话,大概会直接拿着这部剧本去拍电影吧!”
    麦卡锡一边感叹着,一边走到了保险柜旁,他打开柜门,将这份剧本放了进去。
    虽说《老无所依》还没有出版,距离改编成电影,更是遥远的很。
    但以麦卡锡的名气,他的作品是有改编价值的,更何况他之前的作品,也有改编成电影的先例。
    麦卡锡琢磨着,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导演上门,希望将《老无所依》改编成电影的话,那么他就直接将这份剧本拿出来。
    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肯定也不希望编剧将自己的作品改的面目全非,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原汁原味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这件事,市场反应好还好说,那是皆大欢喜,就算你改编的面目全服,原著作者也能忍。
    如果市场反应不好,观众们不买账,骂作品烂的也是大有人在,到时候连累作者一起吃瓜落,那原著作者肯定忍不了啊!
    我的作品明明写的很好,是你改编的烂,凭什么要怪在我头上。
    因此当改编作品扑街时,原著作者不满意改编,喷导演和编剧的事情时有发生。
    麦卡锡这种文坛大师,显然是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被胡改瞎改的,如果导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表达出作品内涵的话,麦卡锡宁愿放弃改编,也要保住自己的名声。
    而张伟递上来的这份剧本,显然是尽可能的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对于原著作者而言,这显然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改编剧本。
    此时的麦卡锡已经决定,日后若是有导演想要改编《老无所依》的话,一定要按照这份剧本来,这样才能给观众展现出真正的《老无所依》。
    ……
    跟麦卡锡告别后,张伟离开了圣达菲市,直接飞往洛杉矶。
    然后飞机果然延误了。
    好在张伟有钱,他买的是商务舱,有vip休息室可以待,于是便干脆就躺在vip休息室的沙发上睡觉。
    美国公共场所的治安可不比中国,在美国越是大的机场,就越是混乱,你不知道人群中混着多少扒手,如果行李离开你的视线,很快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这种地方睡觉,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运气不好的话,等你一觉醒来,你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不见了!
    更何况张伟还是个东方面孔,这在美国应该是扒手们最容易盯上的对象。
    很多扒手对黑人下手前,会掂量掂量对方的武力值;对白人下手前,也会先分析一下对方好不好对付。
    但是对黄种人下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没有丝毫压力。
    所以张伟干脆就买了商务舱,去vip休息室里睡觉,这样至少能保证安全,不至于东西被偷走,再可怜兮兮的找施教授求助。
    这也是张伟兑换剧本时,选择每天睡足十四个小时的原因,因为未来十天,他要进行多次的长途旅行,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等待交通工具的时间段,他都可以睡上一觉。
    从新墨西哥州到加州,相当于是飞越了三分之一个美国,距离其实不算近。之后张伟还要从加州回纽约,又是一段更长时间的飞行。
    而且张伟这一次去加州,是为了找亚马逊出版《饥渴游戏》,亚马逊出版也需要时间审稿子吧!这期间张伟基本无事可做,不如睡觉。
    更何况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晚上在街上溜达的,一般只有两种人,抢劫的和被抢劫的。
    哪怕你是蝙蝠侠,你都保护不了你的家人,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挂掉。
    所以没事的话,天黑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出门的好,老老实实待在酒店里,肯定比出门瞎逛要安全的多。
    ……
    亚马逊出版,负责接待张伟的人是一个年轻的白人小哥,名叫埃文斯,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这也很符合亚马逊的特点,毕竟是互联网公司嘛,招人都招年轻的。
    “张先生,我们的编辑已经审核过你的作品了,编辑部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很不错,已经达到了出版的标准,我们亚马逊也很乐意为您提供出版服务!
    作为新人作者,市场的行情是5%的版税,但你是我们亚马逊集团的顾问,所以我们肯定会给你一个更加优惠的价格,6%的版税!
    同时我们还可以免费赠送你一天推荐流量,到时候用户在亚马逊选购图书时,会优先看到你的这部《饥渴游戏》。”埃文斯开口道。
    张伟点了点头,能给出6%的价码,亚马孙出版也算是有诚意的,至少自己这个顾问的身份还比较管用。
    然而这距离张伟的心理预期,还差着2%呢!
    于是张伟掏出了麦卡锡的那封推荐信。
    “埃文斯先生,请你看看这个。”
    埃文斯接过推荐信,打开一看,脸色猛然大变。
    “我的天哪!这是科马克-麦卡锡的亲笔推荐信!科马克-麦卡锡几乎从不给其他作家写推荐信,你是怎么拿到他的推荐信的?”
    张伟微微一笑,开口道:“前些天,我特意去拜访了科马克-麦卡锡,他很喜欢我的这部《饥渴游戏》,并且给我写了这封推荐信。”
    望着手中的推荐信,托马斯仍旧是一脸不可思议,麦卡锡可不是一般的大牌作者,能被称作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这在美国文坛,牌面肯定是拉满的。
    更关键是,麦卡锡这个人平日里深居简出,极少露面,连媒体想要采访他都很难,更别说让他写推荐信了!
    “这个年轻的中国人,能当上亚马逊集团的顾问,果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竟然能拿到科马克-麦卡锡推荐信!”
    再一看推荐信的内容,麦卡锡更是对《饥渴游戏》赞誉有加,甚至称之为“伟大的作品”!
    能拿到麦卡锡的推荐信,已经够难了,再加上让麦卡锡很夸一顿,这更是难上加难。
    很明显,这封推荐信的含金量十足,就凭麦卡锡推荐,哪怕书写的很烂,也能卖出去几万本。
    更何况编辑部那边反馈来的信息说,《饥渴游戏》的品质非常不错,出版肯定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只见托马斯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推荐信,沉吟片刻后,重新报出了一个数字:“我们亚马逊可以给你9%,这已经是我们能开出的最高价码了!
    我不知道你对我们出版业了解多少,在我们这一行,10%以上,是畅销作家能拿到的稿酬,普通作家即便是比较资深的,最多只能拿到9%。
    张先生,你作为一个新人作者,能拿到9%,不夸张的说,已经是普通作家的顶格待遇了,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最有诚意的价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