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建学堂
作者:芝麻要开花   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最新章节     
    第二天,村子中央格外的热闹。
    尽管很冷,但是大家都很热情,这可是盖学堂啊!
    基本上每家都来人帮忙了。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两天就把学堂建好了。
    剩下的收尾工作,大家明天半天就能完成。
    学堂是建立了一个大堂屋,旁边是一个稍微小一点房间这种格局。
    大房间给孩子上课,小房间是夫子休息的地方。
    学堂前面好大一片空地,是给学生们活动的地方,当然村里有事开会也可以来这里。
    还在学堂后面盖好了厕所。
    这个晾晒两天就可以使用了。
    但是夫子的事情比较发愁。
    主要是他们没有门路,不知道去哪请老师。
    张辛书拽了拽赵远珍的胳膊,指了指自己。
    “你想去当夫子?”
    “嗯,我可以代课几天,帮助村里的孩子先启蒙。等找到了夫子我在回去。年前我就不准备去学堂了。”
    “嗯,也可以,我去跟村长说说。”
    “二爷爷,夫子的事,你有主意了吗?”
    “还没有呢,主要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去哪里找!这学堂都建好了,这夫子找不到,我正发愁呢!”
    “我家辛书跟我说,可以代课几天,他最近不去学堂,年后才去,可以代课到年前。”
    “这感情好啊,辛书的学问我是信得过的,行行行,好好好。那我给辛书一个月多少钱合适啊?”
    “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不村长你去打听打听吧,辛书毕竟年纪小,给别的夫子的一半就行。”
    “那不行,辛书是个有学问的,跟年龄没关系。我回头去打听打听,看看别的村子的。”
    “好的,村长。”
    赵远珍没有跟他犟这个问题,等发工资的时候再说吧。
    其实京郊的村子离得都不远,毕竟京城土地,寸土寸金,虽然他们是郊外,那也是京城啊!
    赵远珍回去,刚进了屋子,就听见张辛年大呼小叫的喊着他大嫂。
    “大嫂,大嫂你快出来!”
    赵远珍也跟着出去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怎么了?你不是去买炭去了吗?”
    家里的炭快要烧完了,赵远珍叫张辛年今天去买炭了。
    “是啊,我去买炭回来的时候,你猜我遇见了谁?”
    “谁啊?”
    张辛年赶紧跑后面把马车上的人扶下来。
    两个衣衫褴褛瘦的不行的中年男女,从马车上下来了。
    看着赵远珍拘谨的拽着衣服。随后走过来,紧张的喊着:
    “亲家母!”
    钱小慧的父母。赵远珍听她喊亲家母,才算是完全认出来。
    这是大儿媳妇的父母。
    “亲家母。快进屋。青艳,去叫一下小慧。”
    随后请着他们进了堂屋。
    俩人看着整齐宽敞,又布置的非常好看的堂屋。
    都拘谨的不敢坐。
    赵远珍赶紧招呼他们坐下。
    随后去沏茶。
    堂屋桌子上一直有小泥炉子温着水。
    沏好茶给他俩放旁边的桌子上。
    “爹!娘!真是是你们!”
    刚放好,钱小慧就跑进来了。
    抱着她娘就哭了。
    “娘,你咋瘦成这样啊!呜呜呜”
    “小慧啊!我的姑娘啊,娘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呜呜呜”
    “小慧啊,爹的好姑娘。”
    她爹也拍着她的肩膀。
    赵远珍没有打扰他们,让他们哭一会再说吧。
    过了好一会,三人才稳定了情绪。
    “爹,娘,你们咋瘦成这样啊?你们在哪遇见辛书的啊?”
    “我们在京城门口,那里偶尔会有施粥的,我们每天就在那守着,等着施粥的过来,好抢一点粥吃,今天我依然在门口等着,然后就遇见了辛书,是辛书先看见我的,过来打招呼。然后我就跟他说了我们的遭遇,他就把我们带回来了。”
    钱小慧的爹说着,还不忘看赵远珍对脸色,如今年头不好,灾难连连,自己厚着脸皮脸皮跟着,想借点粮食吃,自己饿着没关系,媳妇都好就没吃粮食了,天天啃野菜根,树皮。
    他不忍心啊!媳妇跟了自己净受罪了啊!对不起孩他娘啊!
    “你们的棉衣呢?怎么穿的这么单薄,我记得去年家里做了棉衣的!”
    钱小慧看着爹娘冻的发紫的手和脖子。
    这零下三十多度,就穿着单薄破烂的衣服,这怎么受得了啊!呜呜呜。
    “我们跟着村子里逃难,结果走到邢州府,听说他们征兵,就绕开了走,结果遇到了别的流民。被抢劫了,村子里的人也是四处逃窜。我和你娘拼死也没能护住从家里带来的东西,还被打了一顿,村子里人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和你娘没办法,只能跟着大部分都流民走。
    在黄河的时候,为了渡河,你娘我俩把身上的棉衣都给他们了。我俩想着渡河还有希望见着你,不渡河这辈子就见不着了。
    可是到了京城,才发现,根本没有安排我们的地方,我也不想走了,也不知道往哪里走,就在城门那么守着了。”
    钱小慧听他爹说着,又哭了起来。爹娘的命咋这么苦啊!
    “别哭了昂,快去给你爹娘去厨房做点吃的来,然后拿点棉衣服过来。”
    赵远珍看她这样,赶紧给她转移注意力。
    钱小慧才想起,娘和爹还饿着呢。
    赶紧去拿吃的!
    “亲家母,我今天就厚一次脸皮,借着吃了你家这顿饭,主要是孩他娘,十几天没吃粮食了,我怕她受不住啊!”
    钱小慧的父亲,钱文镜说着说着,也变了嗓音。有些哽咽。
    “是我,我拖累了你啊!”钱小慧的娘,李钱氏也跟着说着。
    自己的身子不争气,就十几天没吃饭,就开始各种毛病出来了。
    “亲家,可别这么说,你们给我们家生了小慧这么好的儿媳妇,别说吃一顿饭,就是下半辈子住我家也是应当的。”
    “不能,不能,我们不会的。”
    钱文镜赶紧表明态度,怕赵远珍是客气客气。
    “我说的是真的,你们就放心的住着吧,不要跟我客气。小慧不光贤惠勤快,还给我们张家生了长孙。这都是天大的功劳。”
    这个年代的人,都在乎长孙,赵远珍知道这么说能减轻他们的紧张感。
    不一会,钱小慧就回来了。
    “爹,娘,你们跟我先去换衣服,咱们就去吃饭。”
    随后钱小慧跟赵远珍打了招呼,就带着她爹娘去她那屋子换衣服去了。
    过去以后,钱小慧给娘亲拿了自己新做的厚棉衣,给爹拿了张辛百新做的棉衣。
    他俩说什么也不穿,说自己太脏了。
    没办法,钱小慧叫人送水过来,先洗澡吧。
    洗完穿上衣服再去吃饭。
    就这样,等两个人洗完澡差不多过去了一个小时。
    看着依然很瘦,但是干净利落了不少的爹娘,钱小慧带他们去吃饭了。
    她吩咐厨房蒸的米饭,又做了一些好消化的食物,炖了两碗鸡蛋羹。
    这俩人好久没吃粮食了,胃太虚弱了。身体有没有营养。
    得吃些好消化的,不然容易虚不受补。
    看着爹娘吃了一碗就放下了,钱小慧又拿起碗给俩人添饭。
    如此添了2次,她俩才说真的饱了。
    钱小慧又把她俩带回自己的屋子休息着。
    “爹,娘你们以后在我们村子落户吧,我给你们买地盖房,再买两亩田。好不?”
    “使不得,使不得!这得花多少钱?再说了,你这都是嫁了人的了,怎么还能一直补贴娘家呢!”
    “爹,娘,你们就我一个姑娘,我不管你们,谁管你们。你们不要管了,我去求求我婆婆。我婆婆肯定会同意的,我婆婆特别明事理的!你们先在这休息。”
    随后就跑出去了。去找婆婆了。
    赵远珍正买了两管冻疮膏,准备给钱小慧送过去呢,看亲家身上都冻的发紫了,这冷的时候不觉得,稍微热一点的时候,就会发痒了,严重点还会起包流脓的。
    “娘!”
    “嗯,进来吧,我刚要给你送药膏去呢!这个你拿着,治疗冻疮的,一会给你爸妈擦一擦。”
    “好的,谢谢娘。娘,我想求你个事!”
    “什么事?还说什么求不求的,你说吧”
    “我想把我爸妈安置在咱们村子里,再给他们出点钱建房买地,我自己出钱,虽然我的钱也都是娘你给我的,但是我以后好好做事,努力给家里赚钱。我没办法了,我家就我一个女儿,我实在不忍心我爹娘去流浪,呜呜呜”。
    赵远珍也是才想起来,钱小慧是家来的独生子女,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当初逃荒的时候,刚穿越过来,张青河又没了,各种事情聚集在一起,就把亲家的事情忘记了。
    逃荒的事情,钱小慧确实想带着自己是父母,但是一来公公死了,就婆婆撑着家,她没敢说,再者,她怕村里不同意。自家带着娘家人,别人再有样学样,那村里带不起那么多人啊!
    最后只得叫张辛百给爹娘去送信,约定好大概方向,以后可以去查安置的流民,在寻找爹娘。
    谁想到,一路这么坎坷,灾祸不断。爹娘被抢劫,身无长物,沦落流浪在京城门路。